我列举的四位同学分别为三位工科类学生,一位经管类学生,先来看一下这四位同学在学府学习的成绩情况:
其中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以总分316分和331分的成绩顺利进入西安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的复试,而丙同学最终总分过线但是数学单科不过线名落孙山,丁同学总分297分经管类滑档准备找工作。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在入学时候基本上是处于同样水平线为什么却在最终成绩上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分数最集中的体现在了数学成绩上。
案例3
乙同学数学入学测试成绩为9分,属于班里的倒数,其中2015年9-12月数学作业册成绩:6次B-,4次C;英语成绩平均分为54.5。由此可见在这4个月中学生表现中等偏下,为班级B-类学生。在2016年3-6月间,数学作业册成绩:5次B,2次C,还有两次未交作业,对待数学有抵触心理;英语平日成绩平均分为72分,取得较明显的进步。在确定专业院校时,建议学生考专硕,考试内容为数学二、英语二,复习难度较学硕低。另外给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做好心理建设,增强学生信心。
学生在转考专硕成绩就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状态。在11-12期间建议学生参加数学补差课程,让学生对真题的掌握更加深入,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也更有信心。
案例分析:
数学学习基础很重要,考高分也需要天赋。虽然基础阶段的本质是让学生重新学习一遍课本知识,如果说学生基础一样,那在这一阶段结束之后学生的表现应该是同等水平。但是最终我们看到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学习之后,在数学方面的差距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那么差距的产生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说学生在数学成绩上会深受打击,以至于牵连其他的课程;又或者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数学学习上,但收到的回报和付出不成正比时,会产生挫败感,出现复习的消极情绪。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